高耐磨用工具钢sk85,是含碳量在0.85%左右得高碳钢,等效于较早的JIS标准里面的sk5高碳钢,在国内宝钢按照宝钢企标BKJI2019-009进行生产,牌号等同于日标sk85,由于热处理会因温度等不同,而产生不同的组织,因此对于sk85的热处理也一直是我们在实际使用中,一个比较关注的工艺。偶然机会在互联网上看到一篇日本新泻县工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关于sk85薄板淬火工艺里对不同热处理温度的研究,便将其翻译并且理解过来于此,方便大家共同学习。
实验开始,首先是取样,确定热处理前试样的硬度和金相组织的观察结果(如下图)。可以看到尺寸为几微米的碳化物。基本结构是铁素体,可以看到晶界。硬度约为HV165。
图1:热处理前的试样(铁素体,碳化物)
然后研究主要朝两个方向进行,本页文章介绍第二个方向:
二,各种回火温度下的硬度和金属结构。都采用在780°C的各个温度下保温10分钟后的水冷的淬火方式进行淬火,然后在100-400°C的温度下保温1小时后的空冷的回火温度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回火尝试,最后也用镜面抛光一块后,用微型维氏硬度计测试维氏硬度(HV0.5),并采用镜面抛光试样后,用硝酸-乙醇溶液(3毫升HNO3、97毫升乙醇)腐蚀,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结构;
首先,通过sk5薄板淬火工艺,在780°C的适当温度下淬火后的各种类型如图2,展示了sk85工具钢回火处理在各个温度下的回火的样品的维氏硬度测试结果。当没有回火时和回火温度为100°C时,硬度较高,并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降低。可以看出,在回火温度为200℃时,硬度为700HV0.5以上,在回火温度为400℃时,约为400HV0.5。
图2:780℃sk5淬火件,在相同不通温度回火下的维氏硬度测试结果(sk5硬度)
接下来,在合适的温度(780°C)下淬火后,在不同温度下回火的试样的金属结构的观察结果如图3-如图12所示。图3展示了淬火后的试样的金属结构。可以看到马氏体基和碳化物。
图3:淬火在780°C下保持10分钟,然后水冷回火:无
图4显示了在 100°C下回火的试样的金属结构。将图3和图4中的样品同时浸入腐蚀性溶液中,但是在图4中,基本结构比图3中的颜色更暗。图4中的金属结构称为回火马氏体。
图4:淬火在780°C保持10分钟,然后水冷回火在100°C保持1小时,风冷
图5至图7显示了通常用于对刀片进行回火的温度范围(150-200°C)的金属是一个组织。与图4相比,您可以看到基本组织看起来更暗。认为这是由于马氏体分解的进展。
图5:淬火在780°C保持10分钟,水冷回火在150°C保持1小时,空冷
图6:淬火在780°C保持10分钟,水冷回火在175°C保持1小时,风冷
图7:淬火在780°C下保持10分钟,水冷却回火在200°C上保持1小时,空气冷却
图8至图12显示了在 225至400°C下回火的金属结构 可以看出,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,它成为精细而均匀的基础组织。特别地,图10至图12中在300℃至400℃的回火温度下的组织有时被称为菱铁矿。
图8:淬火在780°C保持10分钟,水冷回火在225°C保持1小时,风冷
图9:淬火在780°C保持10分钟,水冷回火在250°C保持1小时,风冷
图10:淬火在780°C保持10分钟,水冷回火在300°C保持1小时,风冷
图20:淬火在780°C保持10分钟,然后水冷却回火在350°C保持1小时,空气冷却
图21:淬火在780°C保持10分钟,水冷回火在400°C保持1小时,风冷
拓展资料:
